电影《那时风华》在京首映:弘扬塞罕坝精神 讲述三代塞罕坝人造林、护林、营林感人事迹的现实主义题材影片《那时风华》10日起在全国上映。网上那个北京快三 该影片由河北电影制片厂等出品,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河北省电影局等联合摄制,讲述了以郑百团、唐学燕、苏铁为首的年轻人,怀揣着“沙漠变绿洲、保卫北京城”的伟大理想走上塞罕坝,在那里无怨无悔奉献青春热血的故事。…
4万多年前狩猎岩画面世 网上那个北京快三据英国《自然》杂志12日公开的一篇考古学论文,科学家报告了一幅在印度尼西亚发现的洞穴艺术画作。网上那个北京快三这幅作品描绘了一些类人形象狩猎猪和水牛的画面,至少可追溯至4.39万年以前,是迄今已知的最早狩猎场景。…
爱好者增多 乐团超70个 中国交响乐风华正茂 2014年,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与小提琴家吕思清赴北美巡演 肖一摄 11月26日18点,由世界著名指挥家、有“指挥沙皇”之称的捷杰耶夫执棒,马林斯基交响乐团和合唱团表演的瓦格纳音乐会版歌剧《帕西法尔》在中国国家大剧院上演。长达5小时的演出,可谓是对表演者和观众耐力的双重考验,然而现场座无虚席。…
北朝墓葬壁画首次集中亮相 一展1500年前“壁上乾坤” 12日,“壁上乾坤——山西北朝墓葬壁画艺术展”在山西博物院开展。网上那个北京快三记者从山西博物院获悉,这是北朝墓葬壁画首次大规模集中展出,过半数展品属首次亮相。…
有了平台,古老丝弦正待重焕生机 网上那个北京快三《大唐魏徵》:君臣击掌共筑大唐盛世 石家庄丝弦又名弦腔、弦索腔、河西调等,是河北省特有的古老剧种之一,也是全国稀有的地方戏曲声腔剧种,流行于河北省大部分地区和晋中东部及雁北地区,在发展过程中受昆曲、河北梆子、京剧不同程度的影响,由于地区的不同而分成东、西、南、北、中五路。2006年,石家庄丝弦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修复“九层神庙”展现出中国智慧 中国和尼泊尔是友好邻国,自中尼建交以来,两国互相尊重彼此的文化以及政策法规,保持着友好关系。随着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和实施,中国政府给尼泊尔提供了很多的支持,包括医疗、林业、农业、交通等方面。…
因发掘大型匈奴族墓地 这项境外考古入选“世界十大考古发现” 联合考古项目出土的鎏金银龙。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美国考古杂志《考古学》日前公布“2019年度世界十大考古发现”,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和蒙古国乌兰巴托大学考古学系组成的中蒙联合考古队完成的“蒙古国后杭爱省高勒毛都2号墓地”名列其中。…
1.24亿年前的一次“分手”,让哺乳动物吃得更香 这是一个哺乳动物进化出灵敏听觉和高效咀嚼的故事。 近日,《科学》杂志在线发表了一项关于1.24亿年前基干兽类李氏源掠兽的听觉和咀嚼器官演化的研究成果。…
1亿岁琥珀中发现一种新昆虫 网上那个北京快三据英国《自然·通讯》杂志11日公开的一项研究,中国科学家领导的小组新发现一种吃恐龙羽毛的昆虫。这是带羽毛的恐龙身上寄生的一种与现代虱类似的昆虫,该物种被命名为恩氏中生食毛虫(Mesophthirus engeli),其与部分受损的恐龙羽毛同时保存在有着约1亿年历史的琥珀中。…
当音乐邂逅诗书画,廖昌永唱响中国美术馆 “雪霁天晴朗,腊梅处处香。骑驴灞桥过,铃儿响叮当……”在轻快的旋律中,上海音乐学院院长、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吟唱歌曲《踏雪寻梅》,在他身后的显示屏上展示着中国美术馆馆藏清末画家任伯年代表作《岛佛驴背敲诗图》等书画作品。…
中国电影《音乐家》在里约国际电影节获特别荣誉大奖 作为第21届巴西里约热内卢国际电影节“中国影展”单元开幕影片,中国电影《音乐家》10日在里约热内卢上映,并获得电影节特别荣誉大奖。 里约国际电影节主席巴尔博萨表示,通过这部电影,巴西人民能了解中国音乐家冼星海的传奇经历,领略中国电影高超的制作水准。…
探访中国目前仅存的元刊木活字印本 西夏文《大方广佛华严经》 于晶 摄 “宁夏博物馆藏国家一级文物——西夏文《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七十六卷(简称‘夏文华严’),是我国目前仅存的元刊木活字印本,因而倍受学术界的关注。”站在宁夏博物馆元刊木活字印本西夏文《大方广佛华严经》前,该馆副馆长陈永耘向11日来此探访的中新网记者说。…
灰与彩的协奏 灰色是当下绘画和设计界最具热度的色系,莫兰迪的“高级灰”一度成为时尚界最推崇的色调之一。北京的传统建筑——四合院,几百年前便成功地演绎出灰色的高级质感,古雅端庄,平和内敛,历经岁月洗礼,依然魅力不减。…
珠峰脚下“长出”文创产业园 本报拉萨12月11日电 (记者徐驭尧)记者日前从西藏日喀则市文旅局获悉:中国海拔最高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珠峰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园区已初具规模,18条市政道路已建成,演艺中心、非遗展示展销中心、博物馆等一期核心区重点单体项目基本建成。 珠峰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园区位于日喀则市桑珠孜区,坐落于318国道旁。…
小区域如何做出大文化—— 日前,江苏省第十一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表彰仪式在江苏大剧院举行,这场代表江苏文艺创作生产最高成就和水平的艺术集结吸引了诸多目光。记者了解到,由南通市港闸区报送的4部作品获“优秀作品奖”,三年来,该区已连续两届共10部作品摘得殊荣,涵盖电影、纪录片、话剧等多种艺术门类,数量为江苏所有县级市(区)之最。…
非遗传承线上线下各有风景 河南稀有剧种唱响清华园 稀有剧种唱主角,活态传承进清华。日前,由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指导,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支持,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河南李树建戏曲艺术中心承办的“中国非遗戏曲进校园——2019清华大学校园戏曲节河南稀有剧种展演活动”在清华大学举行。…
陕西通报4起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失职失责典型案例 陕西省纪委监委日前通报了4起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失职失责的典型案例。陕西省将进一步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监督执纪问责,严肃查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领域违纪违法行为。…
文旅融合 发现“超乎想象的中国”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在湖南长沙召开2019年全国文化和旅游消费工作推进会,会议指出,文化和旅游消费作为新的消费热点,对推动消费升级、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关乎国家发展大局,关乎百姓生活幸福,关乎经济高质量发展。 2018年是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开局之年,2019年,文化成为中国旅游业中最亮眼的元素。…
陕西:考古新发现为现代人多起源学说提供新证据 新华社西安12月6日电(记者杨一苗)中国及东亚地区的早期现代人是演化自本土古人群,还是自非洲迁徙而来?考古工作者在中国南北过渡地带的秦岭地区最新考古发现表明,这一地区的早期现代人可能演化自本土的古老人群。 来自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等单位的专业人员,在秦岭地区进行了持续数十年的考古发掘和科学研究,他们先后发现旧石器遗址400余处,采集和发掘出土不同时期的旧石器20余万件。…
8个国家首次设立孔子学院 新华社长沙12月10日电(记者蔡潇潇、谢樱)记者从10日下午召开的2019年国际中文教育大会闭幕式上获悉,8个新设立孔子学院正式签署合作协议。截至目前,共有162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550所孔子学院和1172个孔子课堂。…
文化和旅游部出台新规完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退出机制 文化和旅游部官网10日发布《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办法鼓励、支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更好地开展传承活动,并完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退出机制。…